全心投入,沒有熱忱就不會成功
雷虎科技董事長賴春霖
採訪.撰文/劉揚銘
![]() |
為了完成童年時的飛行夢,賴春霖一頭栽進航空模型的世界。從興趣到專業,再變成事業,證明了只要目標規畫清楚,熱忱投入,就一定會成功;就讓我們仔細聆聽他的精采課程……。
駕著飛機凌雲御風,是每個男孩童年的嚮往。
雷虎科技董事長賴春霖也不例外。童年時家住台中清泉崗機場附近的賴春霖,
每天都會爬到屋頂,看著空軍的F-104戰鬥機劃過頭頂上那片晴朗天空,
那麼震撼卻又優雅筆直地降落在跑道上,也種下他心中的飛行夢。
小小的賴春霖開始用橡皮筋和竹筷拼湊自己的竹飛機,熱中於飛行的他,
十幾歲時偶然在報紙上看到當時任教於台中衛道中學的雷米奧修士有關航空遙控模型的報導,
於是鼓起勇氣登門拜訪,也從此一頭栽進航空模型的運動中。
今年55歲的他,已經身為年營收超過20億、全球唯一掛牌上市的搖控模型企業的董事長,
當問到何時開始想把模型的興趣當做事業發展時,得到的卻是一個浪漫的回答:
30幾年前,社會上對飛行的認識不多,空軍幼校與機校面臨招生的困難,為了吸引青少年對飛行的注意,當時青航會(青少年航空教育發展委員會)集合一批航空模型愛好者,一起舉辦了幾次航空模型運動會。在一次高雄的運動會上,賴春霖站在體育場中央,操縱著遙控飛機做出各種特技動作,惹得全場上萬個小朋友不停地驚呼。
看著那一萬雙嚮往的眼睛,賴春霖回憶說:「從那天起,模型這份事業就像我的天職,」希望能和每個熱愛模型的朋友一起分享飛行的喜悅。
從興趣到專業,沒有捷徑、只有熱忱
賴春霖退伍之後,創立了雷虎科技,開始製造模型零配件。但從「興趣」變成「專長」,再轉變為工作「專業」,其間的差距不是一步可蹴的。
剛創業的賴春霖是模型老玩家,經驗豐富,但對於專業知識的渴求從不停止;他開始找尋專業的期刊雜誌來學習,從模型到機械、航太的知識都不放過。
直到今天,賴春霖每個月必須看20~30本專業雜誌,此外,創業之初,賴春霖就常常往日本、美國、歐洲的商業展覽跑,親身到現場去體驗、去學習,投入非常多精力在研究新產品、新技術,「興趣要變事業,只有喜歡玩是不夠的,」賴春霖說。
但只有小學畢業、一句英文都不會講的賴春霖,怎麼克服語言障礙呢?
「沒有什麼訣竅,就是一句一句學,」
賴春霖說了一個故事:20幾年前他到國外參展,和朋友學了一句很有用的英文,
但卻一直講不好。他不斷反覆的唸,連上廁所的時間都不放過,
沒想到這位外國朋友後來也進來洗手間,聽到賴春霖一直練習這句話,
事後開玩笑地說:「原來Aling(賴春霖的英文名)是在廁所裡學英文的!」
賴春霖表示,從以前到現在,只要與模型有關的知識,他都不放棄學習,
即使是因為語文障礙也有辦法克服。
從興趣到專業,培養一項專長沒有捷徑可走,唯有發自內心的熱情,以及對學習的渴望。
從專業到事業,系統化流程成關鍵
雷虎製造模型零配件的事業有了初步成果,就開始有愈來愈多的買主要求賴春霖製造更多組件,
滿足玩模型的需求。賴春霖身為資深玩家,在自己感興趣的情況下,也漸漸投入更多技術去做研究。
他發現發動機是搖控模型的核心技術,發動機加工必須要有非常精密的技術,
以及系統化的工作流程才能成功。
而發動機生產的系統化經驗,更可以應用在其他零配件的生產,帶動其他工作流程的系統化。
賴春霖表示,當時從事模型的同業超過百家,但在產品品質、產量都沒辦法有穩定的表現。
興趣每個人都有,但要把興趣當做事業來發展,系統化的能力是一個關鍵。
興趣轉換成事業,就必須有組織的進行,
賴春霖表示:「開始創業的時候,開發、研究、生產都是我一手包辦,但我走對一條路,就是先把組織建立起來,」
賴春霖把畫設計圖,建立工作流程排在第一優先,他非常不認同凡事只靠老闆一個人的經營方式,
從創業的第一天,「沒有圖面,公司就不做事,」
任何工作流程都要透過圖面清楚表示,從圖面、設計到流程管理,都是從第一天開始一步步建立。
今天的雷虎科技,包括製程、進貨、品質、業務任何範圍,「沒有一件事沒有工作流程,」賴春霖說。
從員工變經理人,以技術經驗做傳承
在培養專業的過程中,賴春霖也曾經遭遇技術瓶頸的問題,但他借力使力,
用巧妙的方法解決。中小企業「資源有限,就要想辦法往外找資源,」
賴春霖說,在雷虎剛開始從零組件往更精密的技術發展,做到模型發動機的時候,就遇到技術瓶頸。
當時發動機油針的「油封」一直做不好,但雷虎並不閉門造車,他花了3萬元委託漢翔來協助研究,
最後漢翔是用軍機的科技幫助雷虎解決了問題。雷虎一路走來來,在流體力學、材料學都曾經面臨技術的問題,而中科院、工研院都是雷虎往外找尋外部資源時的合作對象,目前雷虎甚至與中科院共同研發無人飛行載具,和工研院合作開發噴射發動機。
賴春霖表示,培養專業時面臨技術問題都有辦法解決,最大的挑戰卻是從專業人員變成經理人時,所面臨的角色轉換。
身為專業人的時候,工作的重點就是不斷吸收新知,出國看展覽,參考、研究各國的最新產品,
讀專業的期刊雜誌,自己設計、畫圖面、訂定工作流程。但轉換為經理人的身分時,
這些工作都必須傳承給下一任的專業人,
工作的重點變成怎麼把自己的專業技術和經驗轉換到繼任者身上。
在這裡,「系統化管理」的重要性不言可喻,若自己本身累積了二、三十年的經驗無法轉移出去,
難保雷虎不會像早期許多競爭者一樣,做上去又跌下來。
「沒有知識整合的能量,就沒辦法維繫資源輸出,」賴春霖說,在轉變為經理人的角色之後,
他不斷吸收各種管理知識,甚至在90年代公司營收不到2億元時,
仍連續幾年每年花費三、五百萬聘請管理顧問,為公司建立制度,完全脫離家族化經營,
也因此奠定雷虎在1996年上市的基礎。
賴春霖笑說自己「學歷不高,但學問很大,」對各種新知的渴求,對專業的尊敬,
正是他一路走來成功的關鍵。
從規畫願景到執行,取決於「如何做」的能力
「對任何事沒有熱忱,不夠深入、不去了解,就只是個半調子,」
賴春霖以自己累積數十年的經驗,現在只要看到模型產品在雜誌上的廣告,
就立刻可以判斷出這個模型來自哪個國家、哪家廠商,
甚至原材料的來源、製造過程、競爭對手也都能判斷出八、九分,
「就只是因為我投入很多精神去了解『模型』這件事。」
雷虎創業之初,有一次賴春霖聽日本品管專家的演講。當時台下有位老闆發問,
「如果員工一直教不會怎麼辦?」
得到的答案竟是「員工有不會的地方,教一次、兩次,甚至教一萬次都是管理者的責任」。
當時賴春霖才剛雇用3位員工,他回憶那時,心裡想:「這下我當不成老闆,倒像是要當牧師傳道了,」不過,直到今天,若碰到員工發問,賴春霖仍然秉持著對模型的那份熱情,盡全力傳授祕訣。
除此之外,賴春霖也勉勵往專業發展的工作者,以專業「得天下,卻不一定能治天下」,
規畫願景是他強調的另一重點。願景是經理人和團隊要一起走出來的路,願景不只是在老闆身上,
而要和員工一起分享,對於什麼事能實現,什麼事無法實現,經理人不但要有規畫的能力,
更要具備和團隊溝通的能力。
走上自己有興趣的路,
「即使前面是石頭路,有沙灘、有水坑,三天兩頭被迫轉彎,也要堅持走下去,」
賴春霖說,「轉三個彎,就剛好退到原點的後面,」
所有培養專業的工作者,不但要有目標、有熱情,也要有規畫如何往目標前進的能力。
1.要有熱忱:任何事做到一半,就只是個半調子。自己有興趣的路,再怎麼困難都得想辦法走下去。對新知的渴求、對專業的尊敬都來自於心中的熱情。 2.閱讀專業期刊雜誌:想要培養專長,只喜歡玩是不夠的。以賴春霖本身的經驗,只要與模型有關的知識,他都從不放棄學習,即使碰到語文障礙也會想辦法克服。 3.參加各種商業展覽:親身實地去看、去學的經驗,比透過媒體的傳播更直接,體驗感也更深。賴春霖非常鼓勵這種實地體驗的感覺,了解新產品、新技術也是培養專業的好方法。 4.要能規畫願景:什麼事做得到、什麼事做不到?要怎麼規畫及鼓勵團隊和你一起做到?領導者不是一個人走向專業,最終仍然需要帶著團隊往目標邁進。 |